魯工信服〔2022〕30號
各市工業和信息化局,濟南、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,濱州市民營經濟發展服務中心:
現將《山東省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融鏈固鏈行動2022年工作方案》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抓好落實。
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
2022年2月24日
山東省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融鏈固鏈行動2022年工作方案
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、省政府關于推進鏈長制工作機制、培育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的部署要求,決定圍繞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聚集的重點產業鏈,開展融鏈固鏈行動,推動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卡位入鏈,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。2022年工作方案如下:
一、任務目標
以服務“專精特新”企業為突破口,精心選擇強鏈補鏈“合伙人”,充分發揮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強鏈補鏈主力軍作用、鏈主企業牽頭主導作用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橋梁紐帶作用,堅持事前精準準備、事中充分對接、事后跟蹤服務,健全政府指導、平臺承辦、雙向互動機制,組織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、高端化工、先進材料、醫藥等標志性產業鏈10場左右鏈主企業與“專精特新”企業供需對接活動,推動200家以上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與鏈主企業對接合作,帶動各市開展50場左右專場活動,全省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參與率超過50%,解決一批技術“卡脖子”、合作“中梗阻”問題,推動“專精特新”企業進一步融鏈固鏈。
二、主要內容
依托省企業聯合會、省瞪羚企業發展促進會、省普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等示范平臺,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每月舉辦1次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專場對接交流活動。具體活動形式如下(可組合舉辦):
(一)鏈主企業行。逐場確定鏈主企業,組織有意向合作的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企業現場參觀學習、路演推介、洽談對接。鏈主企業分享產品使用方向和技術合作需求,邀請“專精特新”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和配套產品合作;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展示產品應用場景,鏈主企業組成專家交流小組,進行現場點評,提出改進意見及合作需求。開展座談沙龍,鏈主企業與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充分交流,推動達成合作。
(二)標桿企業行。選樹一批省內外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典型,采取現場看、標桿講、企業問、專家評的方式,組織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企業開展對標學習促提升,推動形成對標先進、學習趕超、競相發展的良好氛圍。
(三)產業集群行。選擇行業門類與11條標志性產業鏈相對應的特色產業集群,組織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走進集群,開展供需對接、產學研合作等專場活動,促進特色產業集群做強做優與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融鏈補鏈共贏。
(四)高校院所行。征集匯總產業鏈企業技術需求,組織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和鏈主企業共同走進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,開展產學研項目對接和專題專項培訓。編制省內外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提供的適合工程化、產業化創新成果清單,及時推送給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和鏈主企業,聚合各類創新資源,進行創新成果轉化。
(五)融資機構行。征集匯總“專精特新”企業投融資需求,組織供應鏈金融機構和基金投資,對接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資金要求,支持“專精特新”企業擴大生產規模、提高核心競爭力,開展特色金融服務,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。
三、責任分工
各有關單位要明確責任分工,壓實工作責任,密切協作配合,精心組織實施,確保每場活動取得扎實成效。
(一)省工業和信息化廳。組織指導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開展系列活動;確定開展活動的具體產業鏈,聯系鏈主企業;梳理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聚集的重點產業鏈,征集有意向與鏈主企業合作的“專精特新”企業;加強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與特色產業集群的對接合作;匯總編制適合工程化、產業化的創新成果清單,聯系有關高校、科研院所參與系列產業鏈對接;確定、聯系供應鏈金融機構。定期調度各市組織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專場對接交流活動情況。
(二)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。省企業聯合會、省瞪羚企業發展促進會、省普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等示范平臺負責具體承辦系列活動,跟蹤活動成效,服務企業后期合作對接事宜。
(三)各市工信部門。配合做好對接交流活動服務保障工作。根據本地產業發展特點和“專精特新”企業發展情況,組織不少于3場產業鏈對接交流活動,及時跟蹤活動成效(匯總填寫附件3)。
附件:
1.省工信廳牽頭系列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專場對接交流活動安排表
2.省工信廳牽頭系列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專場對接交流活動各處室任務分工表
3.各市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專場對接交流活動安排表
4.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專場對接交流活動跟蹤服務反饋情況表
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《山東省產業鏈“專精特新”企業融鏈固鏈行動2022年工作方案》的通知(魯工信服〔2022〕30號).pdf